logo

永遠的蔣渭水  當時報紙對蔣渭水的評價
      
渭水是最具行動力的指導者,也是最同情弱勢的社會運動家,永遠站在反抗殖民政府的第一線。遺憾的是蔣渭水未及收割民主的果實,就驟然病逝。
   《臺灣新民報》刊登整版悼念專欄,細數蔣渭水的經歷及同志懷念之情,當中對蔣氏的人 格有所描述。
「在學校時代已不滿臺灣的施政,而好談政治,志氣宏大,膽略過人,而頗受同學尊敬。 在學同時,未有一日忘卻啟發臺灣民智,在學校內或在故鄉苦心設立讀報社,購買中國各 地的報紙,公開給人閱讀」、「蔣氏在學校時代已有此種精神,畢業後在臺北開業以來,就 積極的跑出街頭運動,但是他一世傾盡心血的事業,就是要求臺人的解放而已。」、「蔣氏 對於交友頗重信義,他能使知友信賴者,亦因他素重信義所致。他之從事臺灣的解放運動, 純然以犧牲義俠的精神,絕不是一種無誠意的運動家先顧自己口腹以後,即肯從事社會運 動,蔣氏身後不留一文,即是證據」1
另一版《蔣渭水先生的逝世和今後的社會運動家》的評論,推崇是「臺灣解放運動真正的 實際領導者」2
    蔣渭水從事的志業是解救臺灣人的心靈,解放臺灣人被殖民政府,在箝制自由、民主思想 與人權公義上所加諸的種種束縛。 總督府的代言人御用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平日對臺灣社會運動的批判,窮追猛打,尤其對蔣 渭水的攻訐,總不遺餘力,但是也流露尊崇之情,「不愧為一黨領袖」、「留下孫文式的遺囑」、 「不僅是前民眾黨的創立人,亦為臺灣民黨的指導者,很早就在報紙上從事筆戰。回顧一 生,堪稱異議份子而受人矚目」、「從他於大正九年創設臺灣文化協會,直到病倒前,經常 挑戰臺灣總督政治3蘊藏讚許蔣渭水堅毅的性格。
    日人經營的《新高新報》以「臺灣人救主蔣渭水先生長逝」,哀悼其廿年辛苦爭平等,半世 紀奔馳倡自由4;反動的《經世新報》以「熱血男兒,渭水之後,更無渭水其人」評價蔣渭 水5
1 《臺灣新民報》第三百七十六號,p419310808
2 1p13
3 《臺灣日日新報》第一万一千二百四十九號。
4 《新高新報》第二百六十四號,p1319310813

5 黃煌雄《革命家蔣渭水》,p17519780915,長橋。 圖說:《新高新報》 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「臺灣人救主」推崇蔣渭水先生(蔣松輝提供)
「全島同聲哭渭水」一九三一年八月二十三日, 民眾佩帶黑紗,為蔣渭水舉辦隆重的平民國葬(蔣 松輝提供)
「廿年奮鬥,傷心未達成素志,生還受苦;一世奔馳,熱血終激破俠腸,死更戡哀。」昔日同志鐵骨生林糊(戰後第一任員林郡守),追憶這位最貼近群眾的社會運動家,散盡家財, 直至熱血穿腸為臺灣倒下為止。同志張晴川則以「解放菩薩空罷手,劇憐風雨葬先生」表達 心中的沉痛6
 蔣渭水不僅是當時被壓迫的臺灣人,心中的救主;高尚人格也經得起時間考驗。當一些昔日 戰友,在戒嚴時期,喪失日治時代爭民主、爭人權的奮鬥的理想,享受高官厚祿,對威權統 治,不吭一聲,越彰顯出蔣渭水高超的人格。因此,仍堅持改革理想的舊幹部,愈加懷念蔣 渭水,如黃旺成、白成枝、陳其昌。黃旺成堅勁耿介,在民眾黨路線上和蔣渭水展開激辯, 兩人理念有所差異,年邁時,接受中央研究院的訪談,對當時日治時代社會運動家的評價, 盛讚「蔣渭水才是真正的唯一偉大的臺灣政治社會運動之領導者。」
昔日同志及摯友對蔣渭水先生的評價 
白成枝 ~ 其為我中華民族之英雄,實鄭延平之後所僅見。8
黃師樵 ~ 廿世紀普羅救主。
張晴川 ~ 解放菩薩。
陳其昌 ~ 無論你是富、是貧,是敵人、或是同志,他是以來者不拒的誠心誠意的態度。尤其是他的愛顧同志,實超越他慈愛他的子弟,可謂無微不至。9
陳其昌 ~ 先知先覺的革命先烈。 在不斷檢討不斷努力中,注重時代和環境,並注重現實的革命家。10
陳其昌 ~ 灣沒有一個人像蔣渭水這樣愛臺灣愛中國。蔣渭水把看病的所得全拿出來革命。11
黃旺成 ~ 蔣渭水才是真正的唯一偉大的臺灣政治社會運動之領導者。」12 蔣先生為人熱誠,大公無私,愛護同志,無私利之見。13
葉榮鐘 ~ 革命家最大的必備條件,就是始終不渝的反抗精神,國父如此,甘地也是如此。渭水先生這一點可以說是夠水準的領袖14。 在許多民族運動的領袖中,渭水先生是最接近民眾的一個,他的周圍三教九流,各色人等都有,這一則因為他是醫生,接觸面較為廣闊。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平易近人,而又樂意幫助人,這一點自然而然使他成為年輕人的偶像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 
6 《臺灣新民報》第三百八十一號,p1119310912
7 莊永明著《臺灣百人傳》〈熱言冷語縱橫大時代黃旺成〉,p9620010301,時報。
8 白成枝《蔣渭水遺集》〈先烈蔣渭水傳略〉,p319500801 撰稿,蔣先烈遺集刊行委員會發行,文化出 版社。
9 《臺灣民報》第三百七十七號〈對蔣氏長逝感言〉,p1119310815
10 8,序,p1
11 〈為臺灣築夢的人〉〈蔣渭水〉, 19991115,天下雜誌影視中心。 12 莊永明著《臺灣百人傳》〈熱言冷語縱橫大時代黃旺成〉,p9620010301,時報。
13 7
14 葉榮鐘《臺灣人物群像》〈革命家蔣渭水〉,p25220000830,晨星。 能是他平易近人,而又樂意幫助人,這一點自然而然使他成為年輕人的偶像。
杜聰明 ~ 蘭陽傑出大醫卿,濟世懸壺救病情;抗日一生愛民族,立功立德永留名16
楊肇嘉 ~ 為社會運動家最要緊的條件,就是有徹底的性質和不妥協的精神,我所知道 的同志中,具有這兩條件的人,實在很少,惟有渭水兄不但能合這性質和這 精神,且有比這特點更徹底17。 蔡惠如、蔣渭水兩人為本省特出的民族主義者,他倆對於民族的鬥爭非常勇敢,留下無數的功績,令人永久懷念18。他是與《臺灣民報》因緣最深的人,當民報尚在海外發行的時候,他曾負責 推銷,半生從事民族運動,為文化協會、臺灣民眾黨的領袖人物。所謂「治 警事件」被判禁錮四個月之外,曾受日本警察扣留十餘次,所以他在民報上 所發表的「獄中文學」最多,也極精采19
林獻堂 ~ 奔走呼號,糾合同志,於狂風怒濤之中,鼓棹直前,不畏艱辛。 君之不畏避艱難,不放棄責任,實為吾人所欽佩。20
杜聰明 ~ 頭腦清晰、果斷、具有組織之性格21
羅萬俥 ~ 在政治運動和社會運動上,自己堂堂站在第一線的陣頭,勇敢的做出許多使 我們感佩的戰績。蔣君又有二點長處,第一就是他的公的生活上是取非妥協的態度猛戰力鬥不遺餘力。第二他的私的生活上待人忠實誠摯22
蔡培火 ~ 最肯為公任勞23
陳逸松 ~ 結合同志,發乎文章,奔走呼號,積極抗爭,不畏強權,不懼入獄,聲勢凌 駕乎林獻堂之上,成為反抗日本統治的急先鋒24。 被稱為「臺灣人之救主」的抗日鬥士25近代臺灣史上的偉人26
楊雲萍 ~ 在臺灣民眾中間,「蔣渭水」三字,就是意味反抗日人,尤其反抗日本警察的語彙。27
邱明山 賦性溫厚人品高節,居常克己待人,做事頗重氣節,平生對解放運動抱滿腔熱忱,且絕大魄力,主義主張不撓不屈,必其貫達目的而後已29
高敬遠 ~ 蔣氏在學時,於專門知識外,不僅有餘力,且更有勇氣領導校內外學生30
黃春成 ~ 受眾人之所託,懷百難於一身。非但社會運動之主帥,亦讀書界之宿老也31

林世昌~蔣君的特點而使其於社會運動收效果者,一其常識過人,二凡事誠意,三作 事有繼續性32
      一九二 0 年代,蔣渭水認為是一個動搖的年代,在這個動搖的年代,舉凡學生運動、青年運動、婦女運動、文化運動、農工運動、政治運動,蔣渭水無役不與,在臺灣人追求民 主自由、政黨政治、社會公義的路程上扮演先驅者的角色,留下了追求理想和志業的真實 腳印,成為後代子孫最寶貴的歷史資產。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5 葉榮鐘《臺灣人物群像》〈革命家蔣渭水〉,p24920000830,晨星
16 杜聰明〈追念蔣渭水先生〉,贈松輝君,1988
17 《臺灣民報》第三百七十六號〈悼渭水兄逝世〉,p419310808
18 《臺灣新民報》〈臺灣新民報小史〉,p25
19 17p2526
20 16,〈蔣君哀辭〉,p419310808
21 黃煌雄著《革命家蔣渭水》,p3019780916,長橋。
22 16,〈悼蔣君長逝〉,p419310808
23 16,〈對蔣君長逝感言〉。
24 林忠勝《陳逸松回憶錄日據時代篇--太陽旗下風滿臺》,p7419971130,前衛。 25 23
26 23p75
27 楊雲萍《臺灣歷史上的人物》,〈蔣渭水先生之追憶〉,p295,成文出版社。 不僅是革命家,名醫,也是一位詩人28
28 26p316
29 16,〈悼同志蔣君渭水〉。
30 20p29
31 9〈哭蔣先生〉。
32 9,〈追憶蔣君〉。